健康中国行动 促进健康放大招
更新时间:2020/7/16 15:44:16
7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了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情况,此后半个月,“健康中国行动”成为媒体曝光率极高的“高光词语”。健康促进行动是一个有总体目标、考核指标、实现路径和工作措施的实操性行动指南。这一行动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卫生健康工作在继续深化医改,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同时,大力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这次国家关于促进全民健康开始发“大招”“实招”了。
6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以下简称《意见》),同一天,还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按《通知》要求,依托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国家层面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以下简称“推进委员会”),并于7月9日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的通知》,同一天,新成立的推进委员会制定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以下简称《健康中国行动》)。从7月16日开始到7月31日,推进委员会密集召开了13场主题发布会,对意见中提到的拟实施的15项专项行动进行了详细解读。
国家层面如此高密度出台关于促进全民健康的意见、通知和相关规划,并且如此高密度分项进行解读比较罕见。
那么,什么是健康中国行动,为什么要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呢?意见指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同时,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普遍,由此引起的疾病问题日益突出。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精神卫生、职业健康、地方病等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积极有效应对当前突出健康问题,必须关口前移,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是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动员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方针,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一个使健康中国战略落地生根、普惠人民的具体举措。
在《健康中国行动》中,明确了到2022年和2030年的总体目标。为实现目标,将开展三大板块15个专项行动。第一板块有6项行动,从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健康、健康环境方面综合施策,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第二板块有4项行动,关注妇幼、中小学生、劳动者以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维护人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第三板块有5项行动,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4类慢性病以及传染病、地方病,加强重大疾病防控。每项专项行动都有目标、有指标、有路径,不仅有政府的具体任务,还有对社会和公众的健康建议,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把健康中国战略的理念和要求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有了目标和主要任务,如何实施呢?在《意见》中,对组织实施作了规定,推进委员会的成立,使行动有了组织保障,此外,还将通过动员各方广泛参与,健全支撑体系,注重宣传引导来达成社会的健康共识。
为了使行动落到实处,产生实效,《通知》从建立健全组织构架、加强监测评估、做好考核工作3个方面进行了规定,并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和相关规划文件制定了考核指标框架,确保每个指标都有具体的考核值。
怎么能保证行动落到实处,让人民真正获益?《通知》明确要求:“各省(区、市)党委和政府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针对下一级党委和政府的考核办法,并细化落实到具体地方和单位。”“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综合考核结果经推进委员会审定后通报,作为各省(区、市)、各相关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参考。”
在关于行动的文件中,除了政府的工作指标,还包括针对个人的倡导性指标。在《健康中国行动》的15项重大行动中,每项重大行动都对应一系列指标,这些指标又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倡导性、预期性和约束性,充分体现了健康中国战略提出的“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各方共同参与”“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些关于大卫生、大健康的新理念。